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生產品管
嘉峪檢測網 2018-02-01 18:06
1、目的
對已發生的不合格品進行控制,防止其非預期使用或消費。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從原材料進入到終產品交付的生產全過程中不合格品的控制。
3、職責和權限
3.1 食品安全小組組長負責審核《不合格品處理記錄》。
3.2 廠長對打折、報廢的不合格品作處理決定。
3.3 品控部負責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終產品的識別,跟蹤不合格品的處理結果;與顧客溝通,收回交付后的不合格終產品。
3.4 采購部、原料倉負責對不合格原材料進行識別。
3.5 生產部負責對不合格原材料、半成品、終產品進行識別及采取糾正措施。
4、工作程序
4.1 不合格品的分類:嚴重不合格:影響食品安全的不合格;一般不合格:不影響食品安全的不合格。
4.2 不合格原料的識別和處理
4.2.1 識別:品控部、原料倉、采購部對不合格的原材料進行識別。
4.2.2處理方式:拒收、退貨
1)倉庫、品控驗收原材料時發現有不合格的,應當場拒收并填寫《不合格報告》,及時交予確認。
2)生產過程中如發現不合格原材料,立即進行不合格標識并退回原料倉。倉庫在原材料上加貼“不合格”標簽并填寫《不合格品處理記錄》,交予食品安全小組組長審核后由采購部辦理退貨手續。
3)對保管過程中出現的原輔料變質或超過保存期應做報廢處理。
4.3 不合格半成品、終產品、不合格標簽的識別和處理。
4.3.1 識別:品控部、生產部對不合格的半成品、終產品、不合格標簽(含標簽的物料)
使用剩余的所有標簽或貼膜等進行識別并標識“不合格”;
4.3.2 處理方式:報廢
不合格半成品、終產品、不合格標簽上報廠長作出處理決定(報廢)。
4.4 交付或開始使用后發現的不合格品。
對于交付或開始使用后發現的不合格品或意外放行的不合格品,食品安全小組組長應組織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執行《撤回控制程序》相關規定并填寫《不合格品處理記錄》。
4.5 不合格品建立數據記錄并每月進行一次月度不合格率比對分析,建立不合格品處理臺帳。
處理方法。需報廢處理的不合格品(如過期產品、有食品安全風險的產品)建立登記銷毀記錄
4.6糾正措施
出現不合格品后由生產和品管(若涉及設備、配方或工藝時,由研發部、工程部協助解決)進行異常原因分析,并制定改善措施,以防止再發生不合格現象,具體按《糾正與糾正措施管理程序》執行。
5. 相關文件和記錄
5.1 相關文件:《撤回控制程序》
5.2 相關記錄: 《不合格品處理記錄》
來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