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生產品管
嘉峪檢測網 2015-03-11 23:03
在現代質量管理活動中,需要應用各種數理統計技術,為此,統計技術已經成為各種質量體系的一個重要因素。如ISO9001、QS9000、VDA6.1、ISO/TS16949、TL9000等。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在以上質量管理體系中對統計技術的要求有哪些。
ISO9001/QS9000質量管理體系對統計技術的要求
4.20統計技術
4.20.1確定要求。對確定、控制和驗證過程能力以及產品特性所需的統計技術,供方應明確其需求。
4.20.2程序。供方應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以實施4.20.1中確定的統計技術,并控制其應用。
4.20.3 統計工具的選擇。在質量先期策劃中要確定每一過程適用的統計工具,并必須包括在控制計劃中。
4.20.4 基礎統計概念知識。必要時,整個供方組織要了解統計技術的基本概念,如變差、控制(穩定性)、能力和過度調整。
VDA6.1質量管理體系對統計技術的要求
22 統計技術
22.1 是否了解使用統計技術的可能性并對其應用進行策劃?
在過程鏈內, 為了查明、監控和檢驗過程能力與產品特性值,必須確定對統計技術的需求。
哪些過程和特性值采用哪些方法進行檢驗和評價, 將依據風險分析的結果(例如:FMEA)來確定。
必須為應用情況確定合適的方法,并加以應用。
通用的方法有:統計抽樣技術;分析評定技術;實驗設計技術;風險分析技術。
在過程鏈內,統計技術能夠使應用者用經濟觀點評價過程。
統計技術的策劃在項目策劃的范圍內以質量預先策劃的形式進行。
在質量改進計劃中,必須考慮統計技術分析的結果。
在對產品的質量結果進行評價之前,優先對過程參數進行統計評價,在有可能和有經濟意義的地方必須這樣實施。
22.2 在開發階段,是否將統計技術應用于試驗的策劃和分析評定,以及應用于產品風險估計?
典型的方法,例如:實驗設計/析因分析;分差分析/回歸分析;顯著性試驗;失效概率;FMEA;故障樹分析;系統優化;
統計技術不僅可以用于產品開發, 而且可以用于過程開發、試驗、設計和樣品制造。
22.3 對外購件的質量檢驗進行分析評定時是否應用統計技術?
典型的方法, 例如:統計抽樣技術;缺陷收集卡;排列圖分析;進一步還包括質量證明的分析評定;依據供貨質量,實施對供商的評價。
22.4 統計技術是否使用于現場的過程控制和過程優化?
對于過程控制和過程優化的典型方法有:質量控制卡/SPC;統計抽樣技術;缺陷收集卡;排列圖;能力調查(Cmk、Ppk、Cpk);實驗設計;原因分析;方差分析/回歸分析;顯著性試驗;缺陷收集卡;排列圖分析。
22.5對最終的質量檢驗進行分析評定時,是否應用統計技術?
典型的方法, 例如:抽樣計劃;缺陷收集卡;排列圖。
抽樣計劃應根據統計觀點進行選擇, 在此必須考慮零缺陷戰略。
22.6統計技術是否使用于產品使用過程中的失效分析評定?
典型的方法, 例如:缺陷收集卡;排列圖;概率紙。
與生產相結合的統計技術的采用, 在許多情況下具有更大的意義。例如:在售后服務和開展保修工作時運用。
ISO9001:2000/ISO TS16949:2002質量管理體系對統計技術的要求
8測量、分析和改造
8.1 總則
組織必須計劃并實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監控、測量、分析和改進的過程:
證實產品的符合性;
確保品質管理系統的符合性;
持續改進品質管理系統的有效性。這必須包括對統計技術在內的適用方法及其必須使用范圍的確定。
8.1.1 統計工具的確定
在先期品質規劃中必須確定每一過程適用的統計工具,并包含于控制計劃中。
8.1.2 基本統計概念的知識
整個組織必須了解和使用基本的統計概念,如變差、受控(穩定性)、過程能力和過度調整。
質量管理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質量檢驗階段、統計質量控制階段和全面質量管理階段,其中,ISO9000等一系列質量管理體系就是全面質量管理階段的產物。在這些體系中,明確規定了對應用統計技術對過程的監控,SPC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統計技術。也就是說,企業想要得到行業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就必須應用統計技術去監控生產過程,做到過程質量的安全。
來源:嘉峪檢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