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17-11-21 16:59
1、目的與適用范圍
1.1 本方法適用于測定道路石油瀝青、聚合物改性瀝青、液體石油瀝青蒸餾殘留物和乳化瀝青蒸發殘留物等材料的延度。
1.2 瀝青延度的試驗溫度與拉伸速率可根據要求采用,通常采用的試驗溫度為25℃、15℃、10℃或5℃,拉伸速度為5cm/min±0.25 cm/min。當低溫采用1cm/min±0.5 cm/min拉伸速度時,應在報告中說明。
2、儀具與材料技術要求
2.1 延度儀:延度儀的測量長度不宜大于150cm,儀器應有自動控溫、控速系統。應滿足試件浸沒于水中,能保持規定的試驗溫度及規定的拉伸速度拉伸試件,且試驗時應無明顯振動。該儀器的形狀及組成如圖T0605-1所示。
2.2 試模:黃銅制,由兩個端模和兩個側模組成,試模內側表面粗糙度Ra0.2μm。其形狀及尺寸如圖 T0605-2所示。
2.3 試模底板:玻璃板和磨光的銅板、不銹鋼板(表面粗糙度Ra0.2μm)。
2.4 恒溫水槽:容量不少于10L,控制溫度的準確度為0.1℃。水槽中應設有帶孔擱架,擱架距水槽底不得少于50mm。試件浸入水中深度不小于100mm。
2.5 溫度計:量程0~50℃,分度值0.1℃。
圖 T0605-1延度儀
1-試膜;2-試樣;3-電機;4-水槽;5-泄水孔;6-開關柄;7-指針;8-標尺
圖 T0605-2 延度儀試模
A-兩端模環中心點距離111.5~113.5mm;B-試件總長74.5~75.5mm;C-端模間距29.7~30.3mm;D-肩長6.8~7.2mm;E-半徑15.75~16.25mm;F-最小橫斷面寬9.9~10.1mm;G-端模口寬19.8~20.2mm;H-兩半圓心間距離42.9~43.1mm;I-端模孔直徑6.5~6.7mm;J-厚度9.9~10.1mm
3、方法與步驟
3.1
準備工作
3.1.1 將隔離劑拌和均勻,涂于清潔干燥的試模底板和兩個側模的內側表面,并將試模在試模地板上裝妥。
3.1.2 準備試樣,然后將試樣仔細自試模的一端至另一端往返數次緩緩注入模中,最后略高于試模。灌模時不得使氣泡混入。
3.1.3 試件在室溫中冷卻不少于1.5h,然后用熱刮刀刮除高于試模的瀝青,使瀝青面與試模齊平。將試模連同底板再放入規定試驗溫度的水槽中保溫1.5h。
3.1.4 檢查延度儀拉伸速度是否符合規定要求,然后移動滑板使其指針正對標尺的零點。將延度儀注水,并保溫達到試驗溫度±0.1℃。
3.2
試驗步驟
3.2.1 將保溫后的試件連同底板移入延度儀的水槽中,然后將盛有試樣的試模自玻璃板或不銹鋼板上取下,將試模兩端的孔分別套在滑板及槽端固定板的金屬柱上,并取下側模。水面距試件表面應不小于25mm。
3.2.2 開動延度儀,觀察試樣的延伸情況。此時應注意,在試驗過程中,水溫應始終保持在試驗溫度規定的范圍內,且儀器不得有振動,水面不得有晃動,當水槽采用循環水時,應暫時中斷循環,停止水流。試驗中,當發現瀝青細絲浮于水面或沉入槽底時,應在水中加入酒精或者食鹽,調整水的密度至試驗相近后,重新試驗。
3.2.3 試件拉斷時,讀取指針所指標尺上的讀數,以cm計。在正常情況下,試件延伸應成錐尖狀,拉伸時實際斷面接近零。如不能得到這種結果則應在報告中注明。
4、報告
同一樣品,每次平行試驗不少于3個,如3個測定結果均大于100cm,試驗結果記作“>100cm”;特殊需要也可分別記錄實測值。3個測定結果中,當有一個以上的測定值小于100cm時,若最大值或最小值與平均值之差滿足重復性試驗要求,則取3個測定結果的平均值的整數作為延度試驗結果,若平均值大于100cm,記作“>100cm”;若最大值或最小值與平均值之差不符合重復性試驗要求時,試驗應重新進行。
5、允許誤差
當試驗結果小于100cm時,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平均值的20%,再現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平均值的30%。
來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