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行業研究
嘉峪檢測網 2024-07-08 14:11
當前,有源器械的開發成為全球介入的一個重要趨勢。無論是基于“介入非植入”的理念,還是基于“有源多功能”的用途,以及有源器械本身的技術門檻,有源器械在介入領域勢必會不斷擴大。其中基于超聲,震波,脈沖三塊,成為全球的創新高地。
脈沖消融(PFA)雖說全球范圍內獲批的也就7-8個品牌,但后續還有近40-50家的企業,足以看出這個賽道的火熱。因此,在PFA上出現了不同的研發思路,創新思路。可以說PFA器械,一邊百花齊放,一邊過早進入內卷。PFA技術,是用來替代“熱和冷”消融的,但沒想到,產品本身卻也過早的進入“水深火熱”的境地。
PFA的安全和速度
從美國2024年的新臨床數據看:成熟的RF消融技術和 PFA 的療效大致相同,但大家對PFA 在安全性和速度方面信心十足。
其中最為臨床提到的就是“食管損傷問題”。盡管當前RF消融,食管損傷不到千分之一,但一旦發生,死亡率高達 50%,這是PFA在安全性上常提到的。而在手術速度上,使用PFA通常比使用熱消融快 50% 甚至更多。
但常識告訴我們,凡事易用和快速,往往有利有弊。
如因為消融太容易了,所以可能會出現過度消融。而消融過多,可能導致心房收縮功能喪失個。同時,當考慮新技術帶來的安全效益時,往往會忽略一些其它安全問題。
這些說明了PFA距離成熟化,還需要一些時間。
PFA最新研究的結果
這里截取當前在美國較為靠前的幾款產品的最新臨床結果,從中一是看技術差異化,一個是臨床新的特點和對比點。
1. Kardium(球狀)
Kardium的設計要點:
將標測和消融系統結合到單個導管中,并結合球囊導管的快速PVI,單尖端導管的靈活性以及多電極(122)導管的高清測繪,無需更換導管,即可實現EP的完整功能。
一年期結果顯示,陣發性和持續性心房顫動 (AF) 患者的成功率約為 80%(樣本量約為45名患者)。高耐久率和良好的臨床結果凸顯了這項創新技術的潛力。
2. 美敦力(PFA+AF)
Sphere-9的設計要點:
可以同時輸送射頻和脈沖能量,治療之外還可以為心律失常繪圖收集數據。
美敦力不僅純PFA已進入市場,同時,另一款基于新型格柵設計定位和消融系統也進入了臨床研究,即PFA+AF的雙消融。該系統能夠提供射頻和脈沖場能量。這項研究涉及持續性AF患者,結果顯示格柵導管不僅安全,而且可能更有效。
3. 波科(Farapulse上市后臨床)
Farawave 的設計要點:
花瓣狀不僅貼靠面積好,而且脈沖效率也高,且可以讓大夫快速上手。可以說該種設計,已深入PFA一種企業之心。
Farapulse招募了1000 多名患者,主要進行Farawave 導管上市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驗證。作為行業排頭兵,波科的此項研究態度,不僅顯示了對臨床的重視,更為重要是商業化方面。畢竟PFA在全球還未大范圍使用。目前,初步結果與之前的關鍵試驗一致,證實了該技術的可靠性。
4. 波科(PFA vs AF)
Farawave導管本身的上市后臨床外,波科還進行了與傳統AF消融的臨床對比。畢竟從商業端來說,PFA面對的最大競爭就是AF。此次對比,使用了AF常規的負擔測量方法,即在AF消融后,往往會通過檢查心電圖、動態心電圖等方式來查看患者30秒內有否有心房顫動、心房撲動或者房性心動過速等情況。
在之前的試驗中,傳統30秒截止時間定義成功并不理想,需要更細致的AF負擔測量方法。本研究使用了這種方法,結果是,PFA的成功率為 82%,而AF的成功率為 75%,具有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
PFA未來趨勢
基于以上,我們可以看到,PFA的技術還在拓展中,無論是導管設計本身,還是多功能疊加,依舊需要大量的真實臨床數據,作為后續全球快速商業化的支撐。技術要很好的服務臨床,除過技術本身,就是大量臨床下的安全性。
可以預見,PFA的各類導管,必定會成為各個企業后續競爭的重點,針對PFA導管的設計,工藝制造等,會成為臨床使用和商業化的一個痛點。
來源: CCI心血管醫生創新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