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纖維增強(qiáng)塑料拉伸彈性模量
抗拉強度(tensile strength): 試樣拉斷前承受的最大標稱拉應力 抗拉強度是金屬由均勻塑性變形向局部集中塑性變形過渡的臨界值,也是 金屬在靜拉伸條件下的最大承載能力。對于塑性材料,它表征材料最大均勻塑性變形的抗力,拉伸試樣在承受最大拉應力之前,變形是均勻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屬開始出現縮頸現象,即產生集中變形;對于沒有(或很...查看詳情>>
抗拉強度(tensile strength):試樣拉斷前承受的最大標稱拉應力
抗拉強度是金屬由均勻塑性變形向局部集中塑性變形過渡的臨界值,也是金屬在靜拉伸條件下的最大承載能力。對于塑性材料,它表征材料最大均勻塑性變形的抗力,拉伸試樣在承受最大拉應力之前,變形是均勻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屬開始出現縮頸現象,即產生集中變形;對于沒有(或很小)均勻塑性變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斷裂抗力。符號為RM,單位為MPA。
試樣在拉伸過程中,材料經過屈服階段后進入強化階段后隨著橫向截面尺寸明顯縮小在拉斷時所承受的最大力(Fb),除以試樣原橫截面積(So)所得的應力(σ),稱為抗拉強度或者強度極限(σb),單位為N/mm2(MPa)。它表示金屬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壞的最大能力。
計算公式為:σ=Fb/So
式中:Fb--試樣拉斷時所承受的最大力,N(牛頓);So--試樣原始橫截面積,mm2。
抗拉強度(Rm)指材料在拉斷前承受最大應力值。當鋼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內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變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時變形雖然發展很快,但卻只能隨著應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應力達最大值。此后,鋼材抵抗變形的能力明顯降低,并在最薄弱處發生較大的塑性變形,此處試件截面迅速縮小,出現頸縮現象,直至斷裂破壞。鋼材受拉斷裂前的最大應力值稱為強度極限或抗拉強度。
單位:kn/mm2(單位面積承受的公斤力)
抗拉強度:Tensile strength.
抗拉強度=Eh,其中E為楊氏模量,h為材料厚度
目前國內測量抗拉強度比較普遍的方法是采用萬能材料試驗機等來進行材料抗拉/壓強度的測定!
收起百科↑ 最近更新:2017年02月21日
檢測項:氨基脲(呋喃西林代謝物) 檢測樣品:食品 標準:動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類藥物代謝物殘留量檢測方法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GB/T21311-2007
檢測機構:騰德商品檢測(上海)有限公司 更多相關信息>>
檢測項:拉伸性能 檢測樣品:塑料 標準:塑料 拉伸性能的測定 第3部分:薄塑和薄片的試驗條件 ISO 527-3:1995 塑料 拉伸性能標
檢測機構:上海瀚海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相關信息>>
檢測項:部分參數 檢測樣品:降解塑料 標準:降解塑料的定義、分類、標志和降解性能要求,GB/T 20197-2006
檢測機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檢測中心 更多相關信息>>
檢測項:定向纖維增強塑料縱橫剪切 檢測樣品:復合材料 標準:ISO14129:1997《纖維增強塑料復合材料的面內剪應力測定/剪切應變反應 面內剪切模量和強度的± 45 °拉伸試驗方法》
檢測機構:玻璃鋼制品質量檢驗中心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