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16-03-08 15:55
怎樣煎藥才能起效?針灸穴位是否正確?養生藥膳究竟適不適合?這些常令人困惑的問題,在26日發布的國家中醫藥團體標準中得到了解答。
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持下,中華中醫藥學會聯合中國中藥協會、中國針灸學會、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和中國藥膳研究會26日在京聯合發布了《中醫臨床診療指南編制通則》、《中藥學基本術語》、《白?。ò遵帮L)維吾爾醫診療指南》等109項中醫藥團體標準。
“這些標準的發布對規范中醫藥臨床診療、基本術語及評價方法,提升中醫藥在健康中國體系中的地位作用,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桑濱生說。
記者看到,這些標準設計簡潔、條目清晰,盡量回避艱深難懂的專業術語。比如,《道地藥材標準通則》不僅為消費者購買貨真價實的藥材提供了鑒別標準,也為道地藥材生產者和經銷商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維護權益、獲得利益提供了技術及法律依據。同時,標準制定貼近生活,簡便易行,比如《常用特色藥膳技術指南(第一批)》對清爽茶、山藥湯、葛粉羹等17種貼近大眾的特色藥膳進行了功效和適用人群的指導界定;《中藥機器煎藥規范》首次提出了湯劑質量快速檢驗的標準。
中國針灸學會會長劉保延說,此次發布的《循證針灸臨床實踐指南》涵蓋20多種病癥的臨床實踐指南,遠遠不夠,數十種單用針灸就起效很快的病癥都應發布指南,從而更好地為針灸診療提供科學的穴位選擇和方法指導?,F在國際上1500多個西醫指南中有30多個病癥治療推薦了針灸,也沒有指南,亟待加快制定。
作為《中藥機器煎藥規范》起草人之一,姜黎濱指出,診斷、飲片質量和湯劑制備是中醫藥的三大因素,中醫煎藥有幾千年歷史,卻始終沒有統一標準,導致近年來中醫藥健康服務業亂象叢生。當前,中國的煎藥設備制造已占全球市場半壁江山,建立標準不僅填補了國內和國際空白,將中醫煎藥的傳統理論固化下來,也有利于扶持壯大中醫藥產業。
“當前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最大差距,是標準制定的國家戰略。中醫藥要想‘走出去’,必須盡快建立完善科學標準體系。”姜黎濱說。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多項標準在制定過程中吸取了專家、企業、診療機構等多方意見,力求更好地面向大眾、面向市場、面向國際。
桑濱生說,在中央財政的大力支持下,多家中醫藥團體通力合作,制定了130多個中醫“治未病”指南和200多個臨床診療標準,下一步有關方面還將加快步伐,推出其他標準。
來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