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5.5.1頭部直徑
1.背景介紹: 口罩最先主要應用于醫院(俗稱醫用口罩)或者粉塵嚴重的工作領域中勞動者佩戴(勞保口罩),而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以及對自身呼吸健康的重視,在霧霾天氣或者城市道路上,越來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佩戴口罩,防止空氣中的顆粒物、細菌病毒和道路揚塵等。 霧霾的主要構成物是PM2.5,即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查看詳情>>
1.背景介紹:
口罩最先主要應用于醫院(俗稱醫用口罩)或者粉塵嚴重的工作領域中勞動者佩戴(勞保口罩),而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以及對自身呼吸健康的重視,在霧霾天氣或者城市道路上,越來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佩戴口罩,防止空氣中的顆粒物、細菌病毒和道路揚塵等。
霧霾的主要構成物是PM2.5,即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對此,我國相繼出臺了《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HJ633-2012)與《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653-2013)等一系列相關規章,2014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將PM2.5列為一類致癌物質,由此引發了PM2.5防護口罩的連年熱銷。據《2014-2019年中國口罩市場監測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表明,近幾年來我國口罩需求量的年增長速度均高于15%。
2.口罩標準
在防護型口罩標準出臺之前,企業生產的日常防護口罩產品一般參照下面標準:
GB 2626—2006《呼吸防護用品 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
GB 19083—2010《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
YY 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
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或者依據以上標準制定企業標準。
3.防護型口罩檢測標準
GB/T 32610—2016《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于2016年4月25日發布,2016年11月1日實施,標準適用于日常生活中佩戴,用于防止空氣顆粒物污染的口罩產品。
TAJ 1001—2015《PM2.5防護口罩》團體標準于2015年12月1日發布,2016年3月1日實施,適用于日常生活中民眾佩戴用
收起百科↑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1日
國家食藥監總局近日發文,要求進一步加強對火鍋原料、底料和調味料的監督管理。 該通知稱“從2014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發現的主要問題來看,一些餐飲服務單位存在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制...
檢測機構:通標標準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 更多相關信息>>
1、檢測項目:醫用電子加速器防護性能 2、認證資質:CMA 3、檢測標準: 醫用電子加速器衛生防護標準GBZ126-2011 醫用電子加速器性能和實驗方法GB15123...
檢測機構:四川以勒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相關信息>>
根據2007年8月27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化妝品是指以涂抹、噴灑或者其他類似方法,散布于人體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膚、毛發、指趾甲、唇齒等,以達到清潔、保養、美容、修飾和改...
檢測機構:廣州工業微生物檢測中心 更多相關信息>>
檢測項:正面碰撞乘員保護 檢測樣品:汽車整車 標準:燃料系統的完整性 FMVSS301-2009S5.1,S5.4,S5.5.S5.7,S6.1,S7.1
檢測機構:國家新能源汽車檢測中心 更多相關信息>>
檢測項:扭矩-夾緊力關系 檢測樣品:緊固件(金屬覆蓋層) 標準:緊固件 電鍍層 GB/T 5267.1-2023 7.4
檢測機構:國家材料分析檢測中心 更多相關信息>>
檢測項:生化需氧量(BOD5) 檢測樣品:海水和海洋生物 標準:海洋監測規范 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 17378.4-2007 33.1
檢測機構:輕工業環境保護研究所 更多相關信息>>
檢測項:羽絨羽毛成分分析 檢測樣品:羽絨羽毛及其制品 標準:羽絨羽毛檢驗方法 GB/T 10288-2016 5.1